多地預計疫情高峰即將到來,目前“陽”了的患者癥狀不一,,“刀片嗓”“水泥鼻”……是不是越痛表示癥狀越重,?哪些人需要到醫(yī)院就醫(yī)?老年人如何做好感染高峰期的防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任鐘鳴25日在上??破沾笾v壇上向公眾進行了相關科普解答:
問一:越痛就越重?
“陽”了之后需不需要去醫(yī)院,?鐘鳴說,,奧密克戎的毒力已經(jīng)很弱,大多數(shù)人感染后都是輕癥,,也就是有發(fā)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包括大家談論比較多的“吞刀片”。
“就算是‘吞刀片’這種感覺很痛的,,它依舊是上呼吸道癥狀,,它不是重型的表現(xiàn),不是越痛就越重,,我們說的重型是它往肺走,,有氣急、氧飽和度下降等情況,?!辩婙Q說。
他表示,,低風險人群建議居家對癥處理(比如體溫很高時用退燒藥),、好好休息。他解釋,,因為大多數(shù)病毒治療沒有特效藥,,如果輕癥患者到醫(yī)院去,醫(yī)院也開不出特效藥,,患者還是白跑一趟,。
他提醒,在居家監(jiān)測期間要特別留意重點人群是否出現(xiàn)高危癥狀,,比如呼吸困難,、氣急、胸悶,、意識模糊,、持續(xù)高燒不退等,,如果出現(xiàn)這些情況時,要及時就醫(yī),。
總體上,,他介紹,感染新冠病毒后,,相關癥狀如下:
最常見的癥狀:發(fā)熱,、咳嗽、乏力,、味覺和嗅覺喪失,;
比較罕見的癥狀:咽痛、頭痛,、胸痛,、腹瀉、皮疹,、結膜炎,;
病情嚴重癥狀:呼吸困難、失語,、意識混亂等,;
重癥危險因素:高齡(60歲及以上)、合并基礎疾病,。
問二:高風險人群要注意哪些,?
鐘鳴介紹,首先要判斷人群是否屬于高風險人群,,如果是,,要做好監(jiān)測。一方面,,依靠感受,,看是否有胸悶氣急、原有癥狀加重等情況,;另一方面,,可以用儀器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
他表示,,幾大人群容易轉換為重癥:
高齡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人群,;
有糖尿病,、嚴重高血壓、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
腫瘤晚期病人,,尤其是需要規(guī)律放,、化療的人群;
自身免疫力系統(tǒng)有缺陷的人群,;
BMI(Body Mass Index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大于35,,患有肥胖癥的人群。
問三:老年人如何防護,?
感染高峰期,,免疫力較低的老年人如何做好防護?鐘鳴提醒,,有基礎病的老年人要備好治療基礎疾病的藥物,,這個時候非必要不去醫(yī)院,因為醫(yī)院這時候聚集了很多病人,,反倒是一個感染的高風險地,。
整體上,他叮囑老年人近期盡量居家,,經(jīng)常開窗通風,,盡量避免去人多的密閉場所,如果出門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另外,要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營養(yǎng),,增強抵抗力,。
問四:早“陽”還是晚“陽”?
是否早“陽”早康復,?鐘鳴表示,,其實無論是這周感染還是兩周后感染,被感染者的身體狀態(tài)(免疫能力)決定了這個過程幾乎是一樣的,,所以早“陽”也是一周康復,,晚“陽”也是一周康復,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太大的差別,。
“至于不同毒株是否有不同癥狀,?去找一個輕(癥)的毒株來(感染)怎么樣?目前我們沒有看到在中國流行的這幾個毒株里有毒株不同導致癥狀明顯不同的報道,?!辩婙Q說。
他表示,,這與個體差異有關,,同樣的毒株,每個人的反應可能都不一樣。
他提醒,,如果大家都在一個時間段里感染,,即使這個病毒的毒力很弱,重癥率很低,,但由于我們有非常大的人口基數(shù),,因此這會導致短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重癥病人越多,給醫(yī)療系統(tǒng)造成的壓力越大,,“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希望這條感染曲線能放緩一點,這樣的話,,我們更有能力用現(xiàn)有的醫(yī)療資源和其他各種資源來應對重癥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