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人口密集,,空間狹窄
要警惕氣溶膠傳播
那么
什么是氣溶膠傳播?
應該如何防范呢?
什么是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是指固態(tài)或液態(tài)微粒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直徑在0.001-100微米之間的微小顆粒物組成的系統(tǒng),。呼吸,、咳嗽、說話,、吐痰,、嘔吐、如廁(水沖洗)等活動都可產生氣溶膠,。
而氣溶膠傳播是指直徑約為0.1微米的新冠病毒,,可附著在塵埃、飛沫上,,或是失去水分的飛沫核上,,以氣溶膠的形式進行“空氣傳播”。
為什么氣溶膠傳得遠,?
質量小的飛沫核在空氣中幾乎不下沉,,飛沫核中的冠狀病毒有蛋白質膜殼的保護,可長時間保持活性,,因此氣溶膠可以遠距離傳播,。
如何防范氣溶膠傳播?
01
視情況關窗
有些緊鄰密集高風險人群的住戶要關窗,,防止氣溶膠入室,,請遵循當地防疫指引。
02
下水道封堵
下水道過于干燥或沒有回水彎,,就失去了防護,,下水道公共管道中的氣溶膠就可能隨著氣流進入到同單元上下樓的家中。
及時保證回水彎存水,,水會封住管道,,有效防止氣溶膠進入。家里的下水道口,,記得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50毫升。
來源: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也可以用保鮮袋灌滿水后,,系緊打包,,放在排水口、地漏上堵緊,。
來源:廣州日報
03
馬桶閉蓋沖水
坐便器沖水時,,要先蓋上馬桶蓋,避免氣溶膠飛濺至馬桶外。
04
下水口消毒
對下水道進行消毒,,可選用75%濃度的酒精或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或者市售其他合法消毒劑(按說明書標示殺滅腸道細菌的劑量使用),,把約一杯水或一杯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倒入每個地漏,形成水封,。
05
室內勤通風
有條件就開窗、開排氣扇,。家中通風每日上午下午至少各一次,,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30分鐘,空氣流通可以有效消除氣溶膠在密閉空間內的傳播,。
如果家中有集中空調,,記得打開新風模式。做飯開油煙機時也要記得開窗通風,,避免煙道氣流串流,,排煙道如有止回閥,則可以不必開窗,。
06
戴好口罩
我們可以通過“佩戴口罩”這種簡單的物理方法,,阻斷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特別是在電梯,、出租車,、辦公室等密閉狹小的空間內。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實了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對降低新冠感染風險的有效性,。
家中如何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勤洗手
外出回家一定要洗手、接觸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須洗手,,或用手消毒劑消毒,。
勤換洗衣物
外出衣物經常換洗,必要時可以用沸水煮沸消毒,,或使用消毒劑浸泡消毒(按產品說明書使用),。
家居物品表面保持清潔
桌面、臺面,、門把手等手經常觸碰的環(huán)境物體表面,,每天清潔。
必要時可以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按產品說明書使用),。手機,、遙控器、鼠標,、鍵盤等小件物品可用酒精濕巾擦拭消毒,。
口鼻分泌物妥善處理
家人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掩住口鼻,用過的紙巾等垃圾要單獨放在一個垃圾袋,,并及時處理,,其他家庭成員避免接觸。
這些消毒“坑”不要踩,!
消毒是阻斷病毒傳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不合理的消毒方式卻有可能會危害健康。家庭科學消毒,,這些“坑”不要踩,!
01
家中每天都必須進行消毒?
不一定,!
● 家庭防護應以清潔為主,,消毒為輔。
● 如果所在小區(qū)無新冠病例,,家中沒有外人到訪,,也沒有自我隔離的疑似癥狀者,那么做好日常清潔,,無需每天都消毒,。
● 不合理的消毒方式不僅起不到殺滅病毒的作用,反而可能會造成對身體或環(huán)境的傷害,。
02
不同類型消毒劑可以混用,?
不可以!
● 兩種及以上消毒劑混合使用,,極易產生化學反應,,可能造成傷害。
● 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產生的氯氣,,會刺激并損壞呼吸道,,當濃度達到3000毫克/立方米時,能致人死亡,。
● 84消毒液與潔廁劑混合,,會產生有毒氣體,刺激人體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發(fā)中毒,。
03
消毒劑用完隨手放?
這樣不行,!
● 化學消毒劑多屬易燃,、易爆、易腐蝕性物品,,存放和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安全,。
● 應放置于避光避熱的陰涼處,,確保兒童不易觸及。用于消毒的抹布或其他物品,,在使用完后應用大量清水清洗后放通風處晾干,。
● 每次購買消毒劑不宜過多。存放消毒劑的容器必須有封閉蓋子,。單瓶包裝不宜超過500毫升,。
04
免洗手消毒液可以替代流動水洗手?
不能完全替代,!
● 免洗手消毒液含有殺菌成分(以醇類為主),,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反應。
● 如果有條件,,盡可能還是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認真清潔指尖,、掌心,、手腕各個部位。
05
餐具用開水燙一燙能消毒,?
保證時長才有效,!
● 家用餐飲具等可用沸水消毒10分鐘。
● 餐飲具一定要全部浸沒在沸水里,。
● 餐飲具清洗消毒后,,存放時要注意保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