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耕路修得好,寬闊又平整,,車子在上面一點也不顛簸,,農機下田方便得很!”9月19日,,錢場鎮(zhèn)吳嶺村一組,,趁著天晴,村民楊升華正抓緊時間搶收水稻,,駕駛著三輪車滿載金色的稻谷,,開心不已。
就在數日前,,這條路還是楊升華的一塊心病,。
“我們組的機耕路已經建成多年了,沒有人管護,,前幾天下了暴雨,,原本坑坑洼洼的路面更加坎坷不平,農用車輛根本進不去”,,眼看著水稻馬上就要成熟了,,農機卻無法駛入,心急火燎的楊升華找到一組網格員王俏向他訴說了這一難題,。得知消息,,村委會立即到實地查勘,并召開村小組會征求群眾意見,。
“我同意修路,!”“我愿意出工!”“我年紀大了,,出不了勞力,,大家來我家吃飯!”……會上,村民們一個個反響熱烈,,紛紛表示愿意參與投工投勞,。
說干就干。9月17日,,村集體自籌資金1.8萬元,,轄區(qū)企業(yè)三和管樁公司無償捐助廢渣土作為材料,一組的機耕路維修工作正式動工,。烈日下,,村民們拖來渣石,手拿鐵鏟,,熱火朝天地參與到道路維修中來,,一起動手將2段總長度約800米的機耕路全部整平,并鋪上了碎石,,修好后將輻射周圍農田100余畝,,方便周邊群眾30余戶百余人。
“這次修路有10名村民參與了投工投勞,,其他村民也送來瓜果飯菜慰問,,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用兩天就完工了,。”吳嶺村黨支部書記董夢杰笑著說,,“機耕路修好了,,農用車、翻耕機,、收割機下田工作再不用擔心陷車難走,,確保不誤農時保秋收?!?/span>
自共同締造活動開展以來,,吳嶺村積極探索“五共”理念新方法,從決策者,、包辦者轉變?yōu)楣睬檎吆图钫?,通過戶主會、村民代表會,、民情懇談會和“灣組夜話”“林下議事”“板凳議事”等多個議事平臺廣泛吸納民意,、匯聚民智、激發(fā)民力,,發(fā)動群眾開展渠道清淤排障,,每周五開展村莊大清潔,,在五組的易地搬遷點,,村民周貴生號召其余6戶村民自發(fā)出讓門前小菜園,,自行出資出力建成120㎡的公共停車場。
主意大家想,、辦法大家拿,、事情大家做,只要人人參與就能締造出幸福生活,,如今已成為吳嶺村人的共同理念,。(余靜、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