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蘊含黨的初心使命的紅色檔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時代黨領導人民推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歷史記錄好,、留存好”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挖掘、全面收集記錄京山發(fā)展歷史的珍貴檔案資料,,充分發(fā)揮檔案“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檔案征集工作規(guī)范》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京山市檔案館自即日起面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京山市紅色歷史、本土特色,、脫貧攻堅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資料?,F(xiàn)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征集內(nèi)容
(一)紅色檔案資料
1.反映各個革命歷史時期京山市黨組織發(fā)展史,、黨的運動史,、黨史活動的志書、文獻,、報紙,、雜志,、畫報、圖書以及照片,、錄音,、錄像等。
2.各個革命歷史時期黨史人物,、革命烈士,、老紅軍、老地下黨員,、老游擊隊員,、老交通員、勞動模范等的生平事跡,、傳記,、筆記、日記,、著作,、手稿、書信函件,、回憶錄,、獲獎證書等。
3.各個革命歷史時期不同版本的黨章,、證件,、證書、布告,、題詞,、地圖、宣傳品,、牌匾,、簽名、票據(jù),、徽章,、胸章、肩章,、服裝及旗幟,、會標、獎牌,、戰(zhàn)利品,、戰(zhàn)斗用具、紀念品,、工作用品,、慰問品等實物檔案,。
4.反映各個革命歷史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的照片、錄音,、錄像等資料,,以及革命活動中當事人、見證人,、知情人或其親屬子女,、身邊工作人員提供的口述錄音、錄像資料,。
5.其他具有歷史價值和典型意義的紅色檔案資料,。
(二)本土特色檔案資料
1.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京山視察工作時形成的講話稿、題詞,、信函,、照片、錄音(像)等資料及使用過的實物,。
2.反映京山各個歷史時期,,京山籍或在京山市內(nèi)工作、學習,、生活過,,并有重要影響和貢獻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歷史名人,、知名人物在京山活動時期形成的具有歷史意義和社會保存價值的講話稿、題詞,、自傳,、信函、日記,、學歷證書,、回憶錄、著作,、研究成果,、書畫作品、獲獎證書,、譜牒,、照片、錄音(像)等資料及實物,。
3.反映京山各個歷史時期政府機構(gòu),、社會組織形成的各種文書、典章法規(guī),、官民文契,、報刊傳單,、旗幟印章等檔案資料和個人形成的著作、契約,、票證,、錢幣等各種載體的檔案資料。
4.反映京山各個歷史時期的百姓生活,、地域地貌,、民俗民風、民族宗教,、城市變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勝古跡等方面的照片,、影像,、圖書、畫冊,、手稿,、信札、商標,、廣告,、家譜、證章,、地圖等各種載體檔案資料,。
5.京山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學、書法,、繪畫,、音樂、舞蹈,、戲劇,、攝影等行業(yè)協(xié)會和知名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
6.其他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資料,。
(三)脫貧攻堅檔案資料
1.反映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荊門,、京山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以及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的重大活動、重大事件的文字,、圖片,、聲像、實物等各種載體檔案資料以及脫貧攻堅有關的題詞、標語,、報紙,、書刊、雜志等,。
2.在黨建扶貧,、產(chǎn)業(yè)扶貧、就業(yè)扶貧,、教育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金融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生態(tài)扶貧,、水利扶貧、農(nóng)村危房改造,、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扶貧、科技扶貧,、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等工作中形成的各類文字,、圖片、聲像,、實物等各種載體檔案資料,。
3.體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農(nóng)村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huán)境改變,、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調(diào)整的新舊對比圖片和視頻;反映脫貧攻堅一線集體和個人擔當作為的脫貧日記,、典型案件、事跡材料,、個人心得,、感謝信等;反映人民群眾尤其是貧困戶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事跡材料,、圖片、視頻等,。
4.以脫貧攻堅為主題創(chuàng)作的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音樂,、美術,、書法,、篆刻、音視頻,、攝影藝術作品等,。
(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檔案資料
1.全市各級黨組織及部門單位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發(fā)布的行政命令、通知,、公告,、倡議書等相關文件材料。
2.反映全市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跡,,包括文字材料,、照片、音視頻,、實物等,。特別是反映一線醫(yī)務工作者、社區(qū)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等抗疫一線的工作資料,、心得體會,、“抗疫日記”、“請戰(zhàn)書”,、書信,、實物等。
3.反映全市廣大干部群眾,、企事業(yè)單位及其他社會機構(gòu)等共克時艱,、奉獻互助、聯(lián)防聯(lián)控,、共塑社會公德,、倡導文明新風的文字材料、照片,、音視頻,、實物等。包括參與支援一線,、無償獻血等志愿服務和社會組織,、個人捐贈物資的憑證、記錄等,。
4.各新聞媒體在直播,、采訪過程中形成的紀實性資料和宣傳報道材料,特別是能夠完整呈現(xiàn)某一專題,如體現(xiàn)醫(yī)務工作者工作情況,、治愈者情況,、居家隔離情況的文字、組圖,、網(wǎng)頁或音視頻資料等,。
5.以防疫抗疫為主題創(chuàng)作的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音樂,、美術、書法,、篆刻,、音視頻、攝影藝術作品等,。
二,、征集時間
自本通告發(fā)布之日起,長期有效,。
三,、征集方式
1.自愿捐贈。鼓勵單位,、團體和個人向市檔案館捐贈檔案資料,,社會組織和民間團體可組織收集相關檔案資料后以組織、團體名義統(tǒng)一捐贈,,捐贈檔案資料歸國家所有,,捐贈人對捐贈檔案享有優(yōu)先利用權,并可對檔案中不宜向社會開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意見,。捐贈檔案經(jīng)過鑒定后由市檔案館永久保存,,對捐贈檔案資料的捐贈者,頒發(fā)《收藏證書》,。
2.寄存代管,。對于確有保存價值的檔案資料,所有人不愿捐贈的,,經(jīng)雙方協(xié)商,,市檔案館可提供寄存保管服務,不收寄存費,。寄存期間,其檔案資料所有權歸寄存者,,寄存者享有優(yōu)先使用權及能否準許他人利用的決定權,。
四、征集要求
1.捐贈人所捐贈的檔案資料為其所有單位、團體和個人具有支配權的合法財產(chǎn),,應保證檔案資料內(nèi)容客觀真實,、來源合法。
2.捐贈人須提供姓名,、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征集的所有檔案資料均須提供簡要說明,注明時間,、地點,、內(nèi)容、人物,、事件,、歷史背景,其中音視頻檔案應播放流暢,、畫面清晰,、主題明確、內(nèi)容完整,。
3.捐贈人如對檔案資料中不宜向社會開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意見的,,須提供利用說明。
五,、聯(lián)系方式
熱忱歡迎社會各界,、各團體及有關個人通過來電、來函,、來人等方式聯(lián)系市檔案館洽談征集具體事宜或提供征集線索,。
聯(lián)系方式:京山市檔案館征集鑒定股
0724-7331413;0724-7331431
聯(lián)系地址:湖北省京山市溫泉街道文峰網(wǎng)球村5組 京山市檔案館
郵政編碼:431800
京山市檔案館
2024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