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檔案
姓名:李鵬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84年出生
人生格言:堅定目標,、勇往直前,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
春種一粟米,,秋收萬顆子。
告別夏日蟬鳴鳥叫的喧囂,,中秋之后的京山大地,,已逐漸進入農產豐收的時期。行走在廣袤無垠的田野中,,一簇簇青黃飽滿的稻穗壓彎了枝丫,,空氣中彌漫的淡淡稻香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眼下,,正是水稻豐收增產的關鍵時期,,對水分和養(yǎng)分的要求特別高。”9月21日下午,,在石龍鎮(zhèn)梭墩村四組的一片稻田上,,一位身材瘦高、皮膚黝黑的漢子正在田埂上,,一邊查看晚稻長勢,,一邊為稻田施水。見到有人來訪,,他便熱情地打起了招呼,。
記者眼前這位,正是梭墩村致富帶頭人——水稻種植大戶李鵬,。走進他家門前的禾場,,水稻收割機、大型拖拉機,、四輪拖拉機,、農用無人機等各種農業(yè)機械應有盡有。目前,,他流轉承包了梭墩四組500畝農田,,主要以種植水稻、小麥和油菜為主,,還圈養(yǎng)了4000只土雞,,年均毛收入90余萬元,并成功帶動吸納了周邊村10多位村民就業(yè),,一同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和大多數(shù)出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農村子弟一樣,2003年,,李鵬和村里的年輕人一同南下到深圳打工,。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在工廠流水線上班,。但頻繁的加班和巨大壓力,,讓他身心俱疲,不堪重負,。在一次與老鄉(xiāng)偶然交談間,,李鵬了解到京山市政府促進農業(yè)機械化出臺的相關措施和優(yōu)惠政策。再三思考后,,他決定把腳步邁向自己最熟悉的稻田,。
作為“農二代”的李鵬是幸運的,和父輩時的“人力農業(yè)”全然不同,,他趕上了好時代,,告別了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四季汗不干的年代,。二十一世紀之初,,正是全國農機跨省作業(yè)的黃金時期,每年秋收時節(jié)都有大批收割機,、拖拉機都會北上幫當?shù)剞r戶采收,。瞅準了目標的李鵬狠下心決定大干一場,,便向銀行貸款9萬元購買了一臺輪式收割機。
“那時每收割一畝田給30,、40塊錢,,比上班強多了。”2009年至2013年期間,,李鵬曾駕駛著收割機,、拖拉機走過河北、河南,、山東的萬畝良田,,農忙的時候采收作物,農閑的時候跑跑運輸,,一年下來能掙個七八千塊錢,,形勢一片大好。
隨著越來越多人涌入北上作業(yè)的隊伍,,原本平靜的市場被攪亂,。為了爭搶機會,有人惡意競爭,,開始肆意壓價,,原本30元/畝的收割價格壓到了15元都沒人請。有一年,,他北上到河北廊坊,,在路上來回走了一個星期,累死累活不說,,賺到的錢都不夠付油費,,甚至還倒貼了不少。
痛定思痛過后,,李鵬認真總結自己失敗的經驗,。“就目前形勢而言,北上一次耗時耗力不討好,。”在經過充分的考察之后,,2012年,李鵬決定利用自家后院閑置的10多畝土地,,圈養(yǎng)土雞4000多只,,開始發(fā)展“林下養(yǎng)雞”產業(yè),經過大半年的辛勤勞作,,讓他一次掙到了10萬多元,,除去借款,還略有盈余。
“此后的每一年,,雞蛋加上活禽能賣出5,、6萬元,行情好的時候能達到10萬元,。”養(yǎng)雞產業(yè)的成功,,讓李鵬對未來農業(yè)發(fā)展的信心大增,萌生了承包稻田的念頭,。
隨著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免除農業(yè)稅,、增加農業(yè)補貼等好政策,,李鵬感覺到機會來了,他鉚足了勁,,準備大面積承包土地種植水稻,。他從銀行爭取到20萬元貸款,在村兩委的協(xié)調和幫助下,,承包了梭墩村四組整組稻田500余畝,。然而,當年爆發(fā)了百年一遇的大洪災,,近百畝的良田被大水淹沒導致絕收,,讓他虧損了50000元。
這些打擊并沒有將李鵬打垮,,反而激發(fā)了他要“做出一番成績”的好勝心,。一開始,李鵬干活都是“麻雀跟著燕子飛”,,總是按照父輩們已有的經驗來種植,,根本沒有重視科學種植的重要性。他意識到再這樣下去不行了,。
“只有自己掌握了先進技術,,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益?!崩铢i開始大量閱讀技術書籍,,從水稻高產栽培、育苗育秧,,到病蟲害防治,,家里的書桌上永遠都擺放著這類書籍。只要一得空閑,,就拿起書不肯松手,、刻苦鉆研。他還時常在網(wǎng)上查閱水稻種植中疑難雜癥的解決方法,,然后再向農技站專家和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請教,,是否能運用到生產實踐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摸索,他也很快地就系統(tǒng)掌握了種田的要領,。
有了知識保駕護航,,李鵬堅定發(fā)展水稻產業(yè)的信心更大了。除了每天吃飯,、睡覺,、上廁所外,他都將自己“泡”在地里,,碰到炎熱干旱的氣候時,,他還經常半夜到地里灌水,一忙就是一通宵,。近年來,,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水稻每畝產量達到了1400斤左右的高產,,比一般的水稻產量還高出不少,。漸漸的李鵬成為了當?shù)赜忻乃痉N植“土專家”,周邊的鄉(xiāng)親都樂意向他請教,。對此,,他都是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然而農業(yè)生產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016年大水之后,,接著17、19,、20這三年接連遭遇長時間連續(xù)陰雨天氣,、大米價格下跌、低冷氣溫的影響,,讓我虧損了10余萬元,。”面對客觀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李鵬不失落也不氣餒,,總是默默的盡己之力與其抗爭。
然而,,當大米市場行情好,、價格高時,一些流轉田的戶主卻想方設法想要回自己的田地,李鵬對此表現(xiàn)得卻很淡然,,他慷慨地表示:“誰想拿回田盡管拿回去,,如果大家相信我的話,不管是賺是虧我都自行負擔,,該享受的補貼我全部都給你們,,不讓你們蒙受損失?!贝迕癖焕铢i的肺腑之言所折服,,讓一部分村民放棄了要回田地的想法。后來,,他還注冊成立了鵬暉家庭農場,,常年帶動周邊10余人在基地就業(yè),人均年增收2萬余元,。帶領著周邊村民一同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2022年是大旱之年,,各地農業(yè)生產都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李鵬卻胸有成竹的表示,今年糧食總產量預計70余萬斤,,除去各種開支成本,,凈收入在20萬元左右,加上養(yǎng)雞,,種植油菜,、小麥的收入,年收入總計近30余萬元,。
十年耕耘,,收獲滿滿。李鵬趕上了中國農業(yè)農村實現(xiàn)跨躍式發(fā)展的好時代,,也是中國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最高的十年,。他乘著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等國家戰(zhàn)略的東風,,將自己的事業(yè)發(fā)展,、個人命運與國家大勢相連,大展身手,,一展宏圖,,最終成就了自我。
這些年,,他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中共黨員,,當選了村里的青年委員,負責民兵、黨建等方面的工作,。陸續(xù)更新?lián)Q代了家里的農機,。購置了農用無人機,實現(xiàn)了水稻從育秧,、培育,、施肥、撒藥,,到收割的全流程機械化生產,。家里還有了小汽車有了存款。如今,,李鵬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我腳下的黃土地孕育出了機遇和希望,那好日子就來自這片廣袤的金色稻浪,?!闭f起這十年自己家的變化和幸福生活,李鵬感慨地表示,,未來自己要守好腳下這片充滿希望和潛力的田地,,積極學習和發(fā)展農電商產業(yè),進一步拓寬水稻的銷路,,為村民帶來更多的收入,、更好的生活。(全媒體記者 陳磊)
記者手記
2012年到2021年,,這十年間,,產業(yè)興、農民富,、村莊美的鄉(xiāng)村振興故事,,李鵬是親歷者、是見證者,,也是受益者,。
從一窮二白到小康生活,李鵬不畏艱難險阻,,不懼前路迷茫,,積極學習農業(yè)技術,發(fā)揮規(guī)模經營優(yōu)勢,,帶動當?shù)剞r戶多種糧,、種好糧、得實惠,,為當?shù)剞r業(yè)生產開辟了高質量發(fā)展之路,。
“我會守好這片希望的田野,。”一句樸實無華的承諾卻是如此沉甸甸,。發(fā)生在種糧大戶李鵬身心的變化,,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農民觀念和思想的變遷,。從只為自己糊口,,到肩負更多社會責任,李鵬用他的實際行動為我們書寫了答案,。